信陽毛尖:信陽茶歷史文化變革
- 2016-08-07 11:20:00
- 老張傢 原創
- 5178
信陽産茶很早,固有茶聖陸羽“淮南茶,光州上”又有蘇東坡“淮南茶,信陽第一”但 信陽毛尖的確是一箇年輕的名茶,仔細考察,可以説信陽毛尖在十大名茶中是最年輕的。
1987年在信陽固始縣齣土的墳墓中髮掘有茶葉考證距今有2300多年,可見信陽茶的歷史悠久。唐代,信陽茶已被列爲朝廷的貢品,當時全國的貢茶地區計有16箇郡,其中義陽郡西部車雲山的茶葉品質極優。據説,武則天飲過此茶後,久冶不癒的腸胃疾病頓消,精神大暢,遂稱贊不已,賜銀在車雲山頭修建瞭一座韆佛塔。韆佛塔所用的白石是從洛陽運來的,歷經一韆多年後,韆佛塔雖已破落,但仍屹立在山頭之上,成爲信陽茶歷史的一箇獨特標誌。
唐《地理誌》載義陽郡今信陽平橋區,浉河區土貢品有茶。
宋代,飲茶之風更盛,信陽茶區茶葉麵積、産量也大量增加。據北宋瀋括《夢溪筆談》載:“河南當時有信陽、光州、子安三箇茶場,年産茶935799斤,佔全國13箇茶場總量的五分之一。”宋代茶葉的製作比唐代更爲精湛,茶具也更爲講究。
宋代 的蘇東坡不僅是一位大文學傢,而且嗜茶善品,爲瞭考察天下名水的水質,他曾從開封到信陽,再到長江,穿過三峽到四川,將陸羽所定的全國名水(其中有淮河上遊的泉水卽信陽、桐柏一帶的山泉水)逐一親口品嚐。蘇東坡品飲信陽茶後,曾髮齣“淮南茶,信陽第一……西南山農傢種茶者甚多,本山茶色、味、香俱美,品不在浙閩之下”的感歎。
元、明時期,散茶盛行,信陽茶葉得到瞭長足的髮展。散茶的産區主要在淮南、荊陽、歸州和江南一帶。這一箇時期有據可查的茶葉專著達30種,其中不少著作介紹瞭信陽茶。
元朝的《文獻通考》載:當時全國有二十六種名茶,“光州産東首、淺山、薄側”等名茶。
發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