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阳毛尖之父甘以敬

2019-02-18 10:48:00
老张家
原创
8694

豫南的信阳是一座有着数千年种茶历史的绿色茶城,其种茶历史悠久,早在唐代时候就是国家贡茶的产地之一,茶叶品质优良,被茶圣陆羽所称道。

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邑人甘以敬与王子漠、彭清阁等人商量种茶,招股集资,在震雷山成立“元贞茶社”,在历史上的老茶区震雷山北麓垦荒30余亩,种茶树3万多窝,这是近代信阳历史上的第一个茶社。1910年甘以敬又邀陈玉轩、王选青、陈相延等人在骆驼店商讨办茶社事宜,在车云山组建“宏济茶社”,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、麻埠一带买茶籽,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著顺、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。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“瓜片”茶的炒制方法,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。炒茶工具采用帚把,生锅用把长0.5米、把粗0.1米的帚把2个,双手各持1把,挑着炒。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,学习制茶技术,炒制出的茶汤色碧绿,香气清高。这就是 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、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。

在茶社相继成立,境内茶业透出一片生机之时,传来“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”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消息。甘以敬与信阳茶人陈善同(字雨人)在当时的缉私拿统领蔡竹贤的支持下,到各茶社串联,并搜集到了境内著名的车云茶、贡针、白毫、雀舌等11种茶样,每种约选3斤,用瓶装交信阳地方道署衙门实业厅所属的商会,转交省出口协会。1915年2月,在“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”上,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,香气清高,滋味浓醇,独树一帜,获得普遍赞赏。据《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》记载:“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,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”。当时的车云毛尖虽色泽鲜嫩,白毫遍布,香高味浓,但茶条尚不够细直。

1924年,吴家店镇人吴彦远到茶社当雇工专门炒制茶叶,改“握把”炒为“散把”炒,改不抓条为“抓条、甩条”等,全新的工艺使得茶条细园紧直,锋苗显露,外形更加美观,更令人喜爱,这也为“信阳毛尖”的独特制作工艺定了型。随着信阳毛尖声誉鹊起,茶叶生产日盛,茶园逐渐扩大,诞生于清末民初的八大茶社,广种茶树41万窝,近400亩。一些茶社在信阳城内建立茶庄,专门销售本山出产的茶叶。在信阳毛尖之父甘以敬的带领下,信阳民间开始广泛开山种茶,茶叶生产进入兴盛阶段,旧县志主编陈善同对此曾评说“将来成绩可立而待也”。

发表评论
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