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大茶社,见证信阳茶的鼎盛时期

2019-06-05 06:50:00
豫茶界
原创
12292
摘要:八大茶社的创建,为古老的信阳茶区写下了不寻常的一页,为信阳茶叶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是怎样的情况呢?

信阳种茶始于东周,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。唐时茶叶被列为贡品,进献朝廷。宋时苏东坡赞曰:“淮南茶,信阳第一。”明末,因茶税过重,又遭匪劫,遂砍伐殆尽。但在茶农辛勤培育下,终于能代代相传下来,并不断改进栽培、采制技术。晚清以来,茶业复苏,风格独特的“ 信阳毛尖”基本形成,闻名遐迩,成为全国名茶之一。

清末明初,甘以敬(秀才)、陈雨人(翰林)、薛温伯(秀才)、蔡竹贤、王选青、刘墨香等人提倡开山种茶和垦复老茶园,集股筹资,先后在西、南部山区开荒种茶,相继建立元贞、宏济(车云)、裕申、广曾、森森(万寿)、龙潭、广生、博厚八大茶社。城里也相继开办专营毛尖的茶庄。1913年戴象山首建“祥记茶庄”之后,和记、恒记、车云等茶庄陆续开办。本山毛尖,十分畅销,当时还远销开封、南阳、北京、天津等地。1915年,车云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。解放后,“信阳毛尖”在五十年代就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。而后多次荣获省、部和国家优质名茶奖,产品皆出自这些老茶社所在地的名山上。


八大茶社的创建,为古老的信阳茶区写下了不寻常的一页,为信阳茶叶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是怎样的情况呢?现按建社先后顺序分别简述如下:


元贞茶社


创建于清光绪29年(1903年),在东双河乡雷山村震雷山(今属平桥镇,下同——编者注)。震雷山位于城郊浉河南岸,海拔340米。《重修信阳县志》(1936年)记载:“山上有二石沼,其水清冽,洋溢无增减。相传有龙潜于内,人以石投下,则訇然作声,如雷震然。天将雨即有浮云笼罩,故称‘雷沼喷云’,为信阳八景之一。其双尖形如乳峰,尤为奇特(又名奶头山)。


清末邑人于其麓种茶,味甚佳。上有真武庙(雷峰寺),每年三月三日香火甚盛,咸(丰)、同(治)年间人修寨避难。”浉河、东双河依山而过,山青水秀,土质肥沃,云雾缭绕,空气湿润,适宜种茶。故当时甘以敬(李家寨人,秀才,热心兴办实业)与其亲戚王子模(秀才,商会会长)、彭清阁和刘墨香等人集股筹资在此创建“元贞茶社”。派人到安徽六安、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购买茶子,种茶3万余窝(约合30余亩),并从六安请来一个姓余的茶师指导生产。


数年后产茶500来斤,但由于销路欠佳,生产茶叶除分送各股东和亲友外,其余积压在山,生产一时未得发展。民国时,逐步发展,茶树达6万余窝(60余亩),年产茶1600余斤,年获利合银元650元。后因战乱不安,茶园荒芜,解放时,年产茶叶仅200余斤。


解放后,1954年,主管茶叶生产的省、地农业部门在此投资建立“信阳雷山茶叶试验场”,省农林厅虎兰生、信阳地区农业局蔡光云等茶叶技术干部亲临勘查,帮助规划建场。武舒金首任场长,吸收当地茶农周金友、朱道荣等五十余人,逐年开辟新茶园,兴建新厂房,国家先后调配彭中良、李明义、方培仁、黄道培等近10名茶叶专干,从事茶叶生产、科研技术指导工作。


至今,茶园发展到380余亩,年产茶叶3万余斤,产值30多万元。全场干部、职工70多人。汽车公路、高压电线直通场部。白墙红瓦的生产车间和两层办公大楼掩映在一片葱绿茶园中。时值春天,姑娘们出没在园中采茶,谈笑风生,茶歌阵阵,好一派茶乡胜景。


近年来,试验场不断开辟,新式茶园实行生产、科研相结合,茶叶采制技术得到提高,丰产园的亩产达300多斤,生产出具有传统特色的毛尖,条细色翠,茸毫满披,汤绿鲜艳,清香味醇,曾参加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,并有少量出口国外,深受好评。近十多年来,该场还开展了茶树良种培育工作,本地良种的选育和外地良种的引进试验,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。


宏济茶社(车云茶社)


创建于清宣统2年(1910年),位于浉河区西部80多里的董家河乡车云山上,与湖北接壤。山上似盆状地形,原名“仰天窝”。海拔578米,经常云雾环山缭绕,形似车轮滚动,光绪32年更名“车云山”。清乾隆拔贡程悌诗云:“云去青山在,云来青山白。白云只在天,常伴山中客。”这里不但以白云引人,尤以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适宜种茶,而成为名山名茶胜地,十分令人向往。


清光绪时,兴隆寺有个叫偿的和尚,在主峰千佛塔南坡种茶2亩多,茶叶品质甚佳,分送给一些绅士品尝,很受赞扬。清宣统2年(1910年),甘以敬邀陈义坦、陈玉轩、王选青、陈相庭等50多人集资入股(共二千多股,万余串钱),在此兴办宏济茶社,于主峰千佛塔一带种茶4万余窝(40余亩)。推举陈玉轩为社长、王选青为会计、陈相廷为经理,向道署衙门备案,领得执照,派人到湖北咸宁、安徽六安、浙江杭州西湖等地购买茶种,雇农民上山开荒种茶,并从安徽请吴著顺、吴少堂等茶师作指导,生产得以发展。


民国2年(1913年)试采茶叶,多数股东应邀上山庆贺,陈玉轩社长在茶局(制茶作坊)门口写一对联:“茶敬客来茶当酒,云山人去云作车。”这年生产茶叶300余斤,除一部分茶叶分别送给股东和亲友们外,其余卖给信阳城内“同盛酱园”销售。有的股东还把茶叶送往开封、北京、天津等地的亲友。从此,车云毛尖闻名遐尔。


1915年车云毛尖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赛,获得金质奖章和奖状,茶山上人欢山笑,遂将“宏济茶社”更名为“车云茶社”,又开辟新茶园,扩建新茶房,三、四年后茶园达8万余窝(80余亩),茶农10余户。车云毛尖有了名气,十分畅销,在城内开设“车云茶庄”,茶叶远销到桐柏、南阳、洛阳、许昌、郑州、开封、汉口、西安、北京、天津等地。是时,车云毛尖虽鲜嫩色翠,白毫遍布,香高味浓,但茶条尚欠园紧细直。


1924年,吴家店镇人顺彦远到茶社当雇工专门炒茶,改“握把”炒为“散把”炒,改不抓条为“抓条、甩条”等重要工艺,使茶条细园紧直,锋苗显露,外形美观,更令人喜爱,为“信阳毛尖”独特工艺定了型,远近茶山纷纷前来学习,或被请去传艺。


随着毛尖声誉的鹊起,茶叶生产日盛,茶园逐年扩大,共达10万余窝(100余亩,后划给湖北一半),年产茶叶3000余斤,年获利银洋1500余元。但自民国十二、三年后,因连年战祸,农村经济衰落,山主亦无力兴修,茶园荒芜,茶树损坏严重。至解放前夕,仅存茶树3万余窝(30余亩),年产茶叶600多斤。1949年4月1日信阳解放,山主茶园收归政府管属,派游河人夏复兴上山领导茶叶生产,银行给贷款100余万元(合新币100余元),修补茶房,添置工具,垦复茶园,时有茶农14户、35人。


1955年春在人民政府资助下,南湾水库库区部分移民搬迁上山种茶,建立“车云山茶叶生产合作社”,曹得兴、夏复兴先后任社长,新辟茶园增到250多亩,茶农50多户、210多人。他们安居乐业,精心育茶,生产日益发展。1955年、1957年和1962年,社长三次出席省劳动模范表彰会,茶山上人们深受鼓舞。1983年茶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,茶农种茶积极性更是高涨。


现山上已有120多户、510多人,拥有茶园700余亩,年产茶叶3万斤,年产值30多万元。茶农生活有了很大改善,人均收入500多元,数户收入上万元,绝大部分草房已改建或新建成瓦房,1984年修通了公路,汽车开到车云山上。近十年来,车云山茶香引来了五十多只金“凤凰”,为茶乡建设贡献青春。昔日程悌白云诗已太单调,如今已是:车云山青绿浪涌,白云缕缕绕山回;层层梯田依山去,满坡郁郁茶树肥。茗芽茁壮香扑鼻,姑娘采茶云中飞;晨雾茫茫挡不住,晚霞相送不忍归。


车云山为茶叶专业村,茶农口粮(年人均420斤)由国家供应,他们热爱科学种茶,毛尖质量好,产量高。1978年,党支部书记席本荣亲自动手,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带头试种1亩多矮化密植速成高产茶园,第二年投产,第四年亩产毛尖超百斤,第八年亩产高达400余斤,亩产值4000余元。比普通茶园提前三年投产,产量、产值提高六、七倍。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。现在这种茶园已发展到百余亩。


“高山出好茶”。车云山山高多雾,光照弱,空气湿润,茶芽肥壮,粗纤维少,有效物质积累丰富,香高味浓耐泡(可冲泡4-5道仍可口)。山高空气新鲜,水纯洁净,茶汤翠绿清澈,内质好,饮后回味甘甜。解放前,老北京茶客就酷爱车云毛尖。五十年代,苏联、波兰、捷克期洛伐克等国,通过他们的驻华使馆,向车云山求取毛尖,并寄来其本国画报作交流。1952年、1988年两次为中央选送毛尖40余斤,茶叶之美,深受好评。


裕申茶社


建于清宣统3年(1911年),在浉河区南部柳林乡甘家冲村小孙家冲,为浅山区,紧贴京广铁路,交通方便,土质肥沃。此时深感种茶有望的甘以敬,又召集12人为股东,在此建社种茶3万余窝(30余亩),数年后年产茶500余斤。而后茶园逐年扩大,影响了整个甘家冲农民纷纷开山种茶。日寇侵占信阳后,茶社大片茶园荒芜,只有群众零星小片茶园还在生产。日军投降后,国民党军队抓丁拉夫,土匪出没,人民遭殃,生产衰落。至解放前夕,全村茶园仅剩280余亩。


解放后,人民政府号召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。素有种茶习惯的甘家冲人民,积极响应,东楼老茶农甘子安率先带头采集茶籽,年年扩种新茶园,于是甘家大冲的山山岭岭到处是茶园,目前已达千余亩,年产茶叶6万集装箱斤,成为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村。老湾、菱角塘、新湾、朱湾、旗杆、翟湾、东楼、竹林八个村民组,茶叶收入均占总收入的40%以上。1963年开始定为经济作为队,全村22个村民组,440多户人家,2500多人,大小山冲近百条,方圆数十里,冲边良田1400多亩,山上茶园、竹园、林木并茂,村办一个白石厂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,把甘这冲吹得一片欢腾,农业、茶业都实行联产承包到户,农、茶、副多业并举,总收入百万余元。旧时人们皆称甘冲是干(贫困)冲,而今才是真正的甘(甜)冲。公路修到冲里头,甘家祠堂早已办起小学校。家家户户电类照明,100多部电视机进了茶家。这里是南山毛尖的窗口,茶季比西山早来10多天,“清明”过后不久,甘冲毛尖就抢先在市场上展露娇姿。


广益茶社


建于民国元年(1912年),座落在东双河乡震雷山麓观音堂胜泉寺。此地风景宜人,先人在此修寺,乾隆时重修。寺前清泉自石缝溢出,水质甘甜,大旱不竭,可灌溉田园,故得名胜泉,亦作圣泉。如此环境,当为种茶良场。此时有余子芸、僧廉泉等26人集股筹资建茶社,种茶6万余窝(60余亩),后年产茶1000余斤。至多时茶园达7万窝(70余亩),产茶2000斤,年获利银洋700元。多少年来,由于战乱匪劫,生产不振。至解放前夕,茶园多已荒芜。解放后,逐年垦复老茶园,四邻群众不断扩种新茶,现茶园400多亩,年产茶叶1万余斤。


万寿茶社


初名“森森茶社”,建于民国2年(1913年),位于浉河区南部谭家河乡万寿山。时由王子漠、僧空尘等32名股东集资种茶4万余窝(40余亩)。后来各茶社均实行“标包制”,1929年李逢春承包了该社茶园,定期七年。茶叶采制季节,人员共达16人,两套炒茶锅,1人司火,8个炒工,2个烘茶工,固定专人做饭、管帐、管理事务及监山(监督、指挥生产)。除经理和监山人未规定具体工资外,其余14人每年工资总额约250元银洋,另外生产管理费用及临时工开支约100元左右,加上监山人工资及生产工具等各项开支,全年约400元。年产茶800多斤,可卖700多元,承包人(经理)可净得300元左右。李逢春自己无茶庄,茶叶生产开支,皆从几家大茶店予支数百元,茶叶下来后均交给茶店销售,规定每斤茶须便宜1角钱作为利息。新茶下来,首先须经主管部门和茶社股东分别赠送一点优质毛尖。如县劝业年1斤,省实业厅2斤,北京中央政府3斤,每个股东1至3两不等,剩余全部交售给茶庄。茶庄零售价高出收购价1至2倍。当时毛尖每斤银元一块四、五,零售3元2角,最高时达四元八。茶庄老板获利甚高,承包茶山的经理获利亦大。李适春承包了八年,准备继续承包下去因日军侵占信阳而终止。


万寿茶社,兴盛时期茶树达9万余窝,年产茶达2500多斤,获利760多银元。因战乱失管,后来茶园荒芜。解放后,多为南湾水库保护林区,五十年代曾一度设万寿林、牧综合场,而后渐以林为主,间有部分小片茶园。


龙潭茶社


建于民国4年(1915年),座落在浉河区西南80多里的浉河港乡深山处——黑龙潭天心寨。沿董峰寺、城门沟步步高升,山间有一深潭,名黑龙潭。山顶有一寨,名天心寨,为清咸丰、同治年间郭桂林(青石桥人)所建,如今残墙尚存。


东有高山(擂鼓台)耸立,海拔768米;西有毛人山,海拔847米,前后深沟相隔。常年云雾弥漫,土质肥沃,为种茶良地。是时李有芸、强石生、易宣山等12股东筹资在此建社种茶4万余窝(40余亩),盛时达10万余窝,年产茶3000余斤,获利1600银元。自日军侵占信阳后至解放前,战祸匪劫不断,人民不安,茶事无人问津,茶园荒芜。解放初期仅有周宇贤一家三口(旧山主雇用的看山人)在此经营着10多亩衰老茶园,年产茶170余斤。


1955年春,在人民政府全力资助下,南湾水库库区有34户、132人迁移到此,建立“黑龙潭茶社”,茶叶技术干部黄执优、虎兰生驻山指导,规划开荒种茶140余亩。新茶投产前,政府给移民每人每年50元为期五年的生活补助费,茶农安心务农。而后生产逐年发展,现山上有茶农70户、300余人,新老茶园共400亩,年产茶叶1.3万多斤。茶农口粮国家供应。另有竹园400多亩,茶、竹年收入达30万元左右。1984年修通了公路,买了一辆卡车。1987年架起了高压电线,生活照明和生产都用上了电。


黑龙潭茶社,山秀水清,常年云雾弥漫,土质肥沃,是“信阳毛尖”名茶重要产地之一。茶农热爱种茶,历来重视“信阳毛尖”传统工艺技术,采摘细嫩,炒制精心。本山毛尖特点;外形美观,细元挺秀,翠绿光润,白毫遍布。茶汤清澈,清香高雅,滋味鲜爽,常饮不厌。每到茶季,人车上山购茶者络绎不绝。茶叶多次获部、省、地、县优质奖。1985年,“信阳毛尖”荣获国家银质奖,是以该山为主提供的样品。1988年又获省“星火杯”金质奖。


广生茶社


建于民国4年(1915年),位于浉河区西部六十余里的董家河乡深山里,与湖北接壤。这里三峰鼎峙,形似笔架,名三角山,又名笔架山、仙山。主峰高耸入云,海拔800米,旭日朝霞,五色掩映,名观霞峰。东南一峰,一危石突出,形如鹰嘴,得名鹰嘴名。西北一峰,高入云表,望如台鼎,名挂云峰。巍巍三峰雄姿,终年云雾烘托,朝辉晚霞,风光迷人。古有“远观楚豫天地小,近看浉淮眼底宽”之诗句,明嘉靖35年(1556年)在此建鹰寺,又名仙寺。清末,在此山出土一古钟,上刻“仙山寺”,可见早为名胜之地,有“武陵盛景”之称。杨子述、蔡玉山等29人集股筹资于山坳开荒种茶10万余窝(100余亩),盛时产茶3000余斤。毛尖主销信阳、南阳、开封等地,县城唐记、怡记两茶庄专营此山毛尖。


1919年,该社首行“标包制”,股东会推选热心种茶的张玉生为经理,雇用何运堂承包经营,与社长订立合同,法院备案。茶园管理、茶叶采制、提成等均有具体规定。股东会还推选“监山”人,监督合同执行情况。如合同规定:头茶(春茶)、二茶(夏茶)不超过45天,“夏至”后七天必须停采,以利养树。每年按生产情况,给各股东送一定数量茶叶,其余自行处理,自负盈亏。故能认真管理茶园和精心采制茶叶,提高技术,精打细算,降低成本。


1955年春,同其他茶社一样从南湾水库库区迁移来40多户、180余人,建立新型茶社,在东山坡新辟茶园180余亩,西山坡原有75亩衰老茶园也进行了改造。又加土质肥沃,雨量充沛,气候适宜,茶叶质量好,为名茶“信阳毛尖”主要产地之一。目前,茶园发展到320多亩,茶农65户、310多人,年产茶叶万斤,产值10万余元。茶农用上了电灯,生活得到改善。1982年修通了公路,家家都有自行车,时新生活用品较为齐全。


博厚茶社


建于民国8年(1919年),位于浉河区西部五十多里远的董家河乡白马山。由张玉生、周天锡等人集股筹资,开荒种茶3万余窝(30余亩),后发展到5万余窝(50余亩),产茶1500余斤,获利银洋600余元。数十年风风雨雨,茶叶生产不太景气。据解放初县政府《调查资料》记载:“博厚山,初有5万余窝茶树,因连年无力兴修,现仅有好茶6千窝,二等茶树1万4千余窝,往年产量达1500斤,现年产量只有400斤,茶园已荒芜。”


五十年代以来,人民政府号召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,白马山村人民边垦复老茶园,边开辟新茶园,村里办了茶场,有茶园60多亩。1983年承包给一家,每年上交给村40斤茶叶,近年各村民组都在积极扩种新茶园,,现全村茶园500余亩。


白马山,海拔636米,与三角山相邻,东岭昂起似马首,其下石缸二口,石柱一双,相传以为系马饲马之用。西岭低如马尾,中岭平坦似腰,形象骏马一匹,得名白马山。南湾水库上游支流西河弯弯曲曲流经山下,两岸丛山峭壁,河水清澈,犹如武夷九曲溪,还有公路经此而达云雾茶社。如此秀丽山河,孕育毛尖香茶,当有名气!

八大茶社之外,还有: 和记茶社(集云茶社)


八大茶社的兴建,促进信阳茶业一度由衰转兴。1919年后,地主、商人、寺庙和尚以及八大茶社中的股东等,都纷纷出来兴办茶社,山西、南山几乎山山岭岭都在开荒种茶。1925年,城里“和记茶庄”老板许靖轩,从湖南购回茶籽,在县西部80多里路远的董家河深山区五棵树开荒种茶25亩,盖起茶局,创建和记茶社。雇用沈明富(时年十八岁上山,直到1983年病故,76岁)看管茶山。至解放,有3户人家,茶园发展到52.5亩,的瞳茶千余斤。1955年春,与车云山茶社同时从南湾水库库区(冯家庄)移民户、87人,到此山建立新茶社,开辟新茶园210亩。此山海拔600余米,云雾常集,更名“集云茶社”。


当时山间有农田110亩,1962年划归农业队,仅留山上8亩,成为茶叶专业队(村)。现有茶农40户、190多人,茶园300多亩,年产茶1.4万多斤,产值15万元,人均700元。则于种茶致富,人称集云山是“集银山”。


近十年来,外面慕富上山成亲的姑娘达20多人。1979年,他们自己动手修公路6里,与山下公路接通,汽车开到茶山上。昔日草房茅舍,如今宽敞瓦屋,家家电灯照明,户户有存款。六十多岁老支书王存忠,长期带领茶农艰苦奋斗,山乡巨变,多次荣获省、地、县茶叶高产、优质、多贡献先进单位称号。1978至1980年,在农业、科委、供销等部门万余元资金支持下,有技术人员黄执优、付勇祥、陈道宽与茶农陶子谋共同研制成功信阳毛尖炒茶机,机制毛尖品质与传统手工炒制相似,工效提高十二倍,荣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。

发表评论
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。